調價傳言四起、加油站外排起長隊。這似乎是每一次油價上調的標準前奏,這一次也不例外。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發(fā)改委)8月9日晚宣布,自8月1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90元和370元,折算到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零售價格分別提高0.29元和0.32元。
這也是國內油價此前三連跌之后首次上調。而今年國內油價經歷“三漲三跌”后,到目前為止汽油價格累計每噸上漲了10元,柴油每噸上漲了50元。 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主要是按照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決定的。但為了煉廠利益,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再次錯失良機。
定價機制待改
7月1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震蕩攀升,7月下旬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再次回升至每桶90美元和105美元以上。截至8月8日,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上漲幅度超過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
在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看來,過去的三周時間里,汽柴油及相關原料市場已經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出現了幾波反彈行情,提前消化了此輪調價的部分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發(fā)改委此前在上調成品油價格上一向較為滯后,但本次調價與國際油價的變化相比較而言較為及時。
在卓創(chuàng)資訊看來,其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剛剛發(fā)布的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8%,表明目前國內通脹壓力不大,成品油價格上調無壓力。而前期成品油市場連續(xù)“三連跌”,“兩桶油”利潤受損嚴重,柴油需求旺季即將到來,后期市場需要靠中石油和中石化保供,因此及時上調成品油價格有利于暴漲其煉油利潤。
對于發(fā)改委遲遲未推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這一問題,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成品油定價暫未徹底市場化的情況下,國家在調整零售價的時候仍要考慮保證煉廠的煉油利潤。
而今年第二季度原油價格下跌太快,而且跌幅比較大,對石化產品價格形成強勢打壓,經銷商觀望情緒濃厚,加之中國經濟疲軟,終端需求較差,第二季度煉廠面臨的狀況是下游產品脹庫嚴重且價格低于盈利點,導致煉廠面臨非常大的虧損壓力。
實際上,定價機制的改革思路已經基本成形,國家仍在等待一個較為合適的時機,前述分析人士認為,汽柴油零售市場作為中石油、中石化難得的利潤保障,國家在定價問題上自然三思而后行,一般煉廠原油采購會根據國內或進口等渠道的不同提前十幾天到兩個多月不等,三季度開始國內煉廠將享受到6月份國際原油“V型”底部的成本優(yōu)勢,同時,由于7月以來國際原油的強勢反彈,帶動石化產品價格整體上漲,煉廠壓力有所緩解。
“油荒”難現
在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在即的情況之下,部分省份出現供應緊縮局面,因此也引發(fā)外界對于“油荒”現象再次出現的擔憂。
對此有相關業(yè)內人士認為,調價前的供應緊縮多是人為現象,因為上調在即,上調后“兩桶油”的銷售利潤將放大,“兩桶油”目前控銷主要是為了追求利潤,以彌補“三連跌”時的虧損。等上調價格落實后,“兩桶油”的控銷將會放開。
而另一方面,因近期沿海持續(xù)臺風,中石油“北油南下”船只靠岸困難,導致華東以及沿江等部分中油資源配置尚未到位,但是預計臺風過去,配置計劃將及時到位。
從國內上半年行情來看,經濟增速也放緩,整體行情欠佳。因此下游成品油需求受到影響,導致庫存積壓較多,其中,汽油庫存為663.3萬噸,同比上漲3.8%,柴油為1017萬噸,同比上漲0.3%。
因此綜合來看,調價后出現油荒的可能性并不大。
成品油作為我國基本的生產資料,此次價格的上調將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一系列的拉高作用。
對于CPI而言,成品油價格占CPI的比重為0.2%左右,若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400元/噸,將直接拉高CPI約0.011個百分點;但是從成本傳導方面來看,食品、煙酒、服裝等等各方面中均有一定的油耗比例,因此綜合來看,成品油價格上調400元/噸,對CPI的拉動作用要遠高于0.011個百分點。